原标题:老年人骨折了,怎么办?
老年人骨质疏松比较常见,容易发生骨折。一旦骨折,在送医院之前,根据骨折部位采用临时固定和正确的搬运方法,对下一步治疗很重要。
刚刚退休的老张,一大早就沐浴着明媚的春光兴高采烈地去爬山,不小心崴了脚,造成踝骨骨折。前几天社区的王大妈满心欢喜地搬入新居,因为地板滑,加上地面又有点水,跌倒在地板上,动弹不了了,医院诊断为股骨颈骨折。冰雪天李大爷不小心滑到,用手扶地,造成手腕骨折。让人费解的是,患有气管炎的老王由于一阵剧烈咳嗽而发生肋骨骨折。还有更奇的事,体重超重的老杨经理猛然坐在沙发上,竟然直不起腰来了,结果是发生了腰椎压缩性骨折。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发生骨折的例子数不胜数。
对骨折部位要采取临时固定
一旦发生骨折,在现场多数需要临时固定,一来可以避免骨折断端移位,而损伤周围重要的脏器、神经和血管等组织;二来固定可减轻受伤部位的疼痛和便于搬运。固定,一般可用夹板、绷带、三角巾等。四肢骨折脱位还需特制的木夹板,如现场没有,可就地取材,使用木板条、硬纸板甚至书本、树枝等。
骨折部位不同,固定方法各异
前臂骨折:先用两块相应大小的夹板置于前臂掌、背侧,绑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或头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上臂骨折:用两块相应大小的夹板置于上臂内,外侧,绑扎固定;然后用三角巾或头巾将前臂悬吊于胸前。
老年人骨折常见部位
老年人骨折常常发生在三个部位:上肢、下肢、脊柱。
上肢骨折以桡骨远端(即离心脏远的一端)骨折最为常见,多因老年人在冰雪地或坚硬的地上滑倒,以手扶地时因力传导到手腕部而发生的一种骨折,因其形状与西餐用的叉子很相似,故美其名曰“银叉畸形”,上面谈到的李大爷就是典型的例子。上肢还常见发生在肩部的肱骨外髁颈骨折。
老年人下肢骨折常见有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大腿根部),踝骨骨折(脚腕部)、第五跖骨骨折(脚掌)等。
脊柱骨折包括胸椎、腰椎骨折。有的老年人骨质疏松非常严重,甚至承受不了自身的体重,即便是没有大的外力损伤也会发生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前面提到的老杨经理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就属此例。
老年人发生骨折原因种种
人步入老年,骨组织即可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骨质疏松,这时在外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骨折。
老年人听力下降,视力减退,身体的反应能力和平衡能力也多下降。由于应急能力差,所以受伤机会比年轻人多。
患有某些疾病的老年人,由于长期服用激素或其他对骨代谢有影响的药物,也容易形成骨质疏松,增加骨折的机会。
有些老年人“不服老”,做些不适当的动作或运动,结果发生骨折。
(责任编辑:辜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