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社会评价科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专题系列研讨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
来自国务院参事室、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相关领导,以及近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辅助生殖行业专家围绕建立生育友好型辅助生殖服务体系、加强生育专科建设等话题展开交流研讨,共同为深入贯彻落实人口发展战略、探讨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出谋划策。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王程致辞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王程在致辞中指出,人口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影响中国持续发展以及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召开此次交流会,以辅助生殖技术为切入点,探讨“推进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一方面可以加深民众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知与了解,唤起全社会对人口问题的重视。另一方面,这对于推动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助力提升辅助生殖渗透率、充分释放不孕需求、带来净增新生人口,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许颖以“人口发展新常态与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张许颖基于人口变化数据,分析了我国人口发展趋势,即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他强调,出生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标志着我国人口发展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是指导未来人口发展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部署,我们要更加重视人口质量,通过提升人口整体素质,积极应对人口少子化和人口老龄化。要实施文化支持、时间支持、服务支持、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支持等一揽子政策,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保障部副主任朱兆芳发表主旨演讲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保障部副主任朱兆芳在题为“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国家监测”的主旨发言中介绍了妇幼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目标、成效和问题,并分享了对于妇幼保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她指出,妇幼保健机构要针对不同群体、不用需求、不同时期开展服务,通过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医疗服务,让患者感到更有温度、更有情感、更有人文关怀。未来,要从注重强化辖区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临床服务与保健服务融合发展、提升预约诊疗和电子病历水平、强化科研能力与员工发展等多个方面,推动妇幼保健工作高质量发展。
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黄国宁发表主旨演讲
“截止到2022年11月,全国已有将近600家辅助生殖机构。每年实施辅助生殖技术,包括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各项技术总周期数超过100万,出生婴儿数超过30万,占人口总出生量约 3%-3.5%左右。”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黄国宁在发言中介绍了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历程,同时,黄国宁强调,辅助生殖是0和1的概念,1意指成功妊娠至活产健康子代,0则妊娠失败。先进和高质量的产品和技术是子代安全的保障,要加强我国辅助生殖相关技术的发展,本着更安全、更有效的目标,推动符合行业健康发展需求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
人民在线企业舆情部副主任、公立医院社会评价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副主任么向凝发布报告
会上,人民在线企业舆情部副主任、公立医院社会评价研究院综合研究部副主任么向凝发布《社会评价视域下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路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报告》提到,当前辅助生殖技术应用推广仍存在政策待完善、医患满意度需提升、社会认知度待提高等困境。科室规模、晋升体系、人才储备为生殖医学中心建设主要掣肘因素,其中医院、体检机构普遍缺乏对生育问题的早期筛查机制。下一步,研究院将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患者及潜在患者诉求开展分析研究,并对10家公立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访谈调研,探讨建立健全生育友好型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社会视角参考建议,以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就医需求。
“优化生育政策,建立生育友好型辅助生殖服务体系”圆桌论坛
近年来,我国大多数省份已经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相关政策法规,通过构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环境,提高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圆桌论坛环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风华、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晓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孙振高、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席科学家孙莹璞、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孙蓬明等多位嘉宾,分享了各地关于辅助生殖的政策举措以及公立医院在建立生育友好型辅助生殖服务体系中的探索实践。
刘风华谈到,广东省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院目前共有54家,位于全国首位,辅助生殖服务量及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辅助生殖技术质量控制是辅助生殖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进一步加强质控,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辅助生殖需求。刘晓红表示,7月1日16项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北京市医保报销范围以来,生殖门诊量略有增加。她指出,在更好地为相关人群服务的同时也要确保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并持续推进生育友好型辅助生殖技术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孙振高指出,要发挥中医药在不孕不育症治疗过程中的优势,同时通过信息化支撑,将患者助孕前、助孕中、助孕后,包括出生以后的管理整合到一起,实现全流程、全周期的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感和便利程度。孙莹璞指出,医院的做大做强有利于生殖中心的科研创新和临床转化,能够从场地、设备、人员、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给予重要支持,从而保证辅助生殖技术的安全性和研发新技术对出生缺陷的防控。因辅助生殖的特殊性,质控非常重要,优质产品和技术都很重要,所以医院有双系统保障。孙蓬明认为,要提升服务管理理念、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辅助生殖领域多学科会诊(MDT)发展,还需要关注妇女的生育力保护,开展生育力的功能评价。肿瘤患者在更长存活间期的情况下,要帮助她们提升生存质量,保护生育能力,实现她们做母亲的愿望。
“加强生育专科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圆桌论坛
临床专科建设是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生育专科能力建设仍需要多渠道的探索与发展。第二场圆桌论坛会上,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健康保障部副主任朱兆芳,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副院长张云山、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副院长颜军昊、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院长林忠、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副院长苗劲蔚围绕“加强生育专科建设,提升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探讨公立医院生育专科高质量发展路径。
张云山指出,希望通过媒体平台的普及,提高全民婚嫁生育观念教育,营造良好的生育友好型社会环境。颜军昊认为,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水平不仅需要健全的人才激励机制,还需要临床和科研相结合。林忠表示,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殖医院在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方面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技术、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发展,提出了“生殖+”模式,与其他学科协作发展,在促进融合交流的同时为提升出生率和人口质量做出了贡献。苗劲蔚表示,推进生育友好不仅仅是口号,更需要从战略到实施,凝聚各方力量群策群力,以最大限度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本次研讨会由人民在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默克中国医药健康、医策智库作为公益支持单位。
(责任编辑: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