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儿生长迅速,并且户外活动少,晒太阳少,常引起钙的吸收不足而导致各种缺钙表现。小儿是否缺钙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判断:
①常表现为多汗,与温度无关,尤其是入睡后头部出汗,使小儿头颅不断磨擦枕头,久之颅后可见枕秃圈。
②精神烦躁,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有时父母发现小儿不如以往活泼。
③夜惊,夜间常突然惊醒,啼哭不止。
④1岁以后的小儿表现为出牙晚,有的小儿1岁半时仍未出牙,前囱门闭合延迟,常在1岁半后仍不闭合。
⑤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⑥常有串珠肋,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肋软骨增生,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常压迫肺脏,使小儿通气不畅,容易患气管炎,肺炎。
小儿缺钙严重时,肌肉肌腱均松弛。如果腹壁肌肉、肠壁肌肉松弛,可引起肠腔内积气而形成腹部膨大如蛙腹状。如果是脊柱的肌腱松弛,可出现驼背。1岁以后小儿学走路,如果缺钙,可使骨质软化,站立时身体重量使下肢弯曲,有的表现为“X”形腿,有的表现为“O”形腿,并且容易发生骨折。
缺钙的表现各种各样,父母应学会根据表现判断自己的孩子是否缺钙,以便在缺钙时及时给孩子提供含钙丰富的食物,如鱼、虾皮、海带、排骨汤,同时多吃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羊肝、牛肝,来促进钙的吸收。一般情况下,缺钙较轻的患儿在食补后即可改善缺钙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建议给孩子正常补钙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可每天上午下午各晒半小时。
紫外线可将皮下T-脱氢胆固醇转变为维生素D3;维生素D3可帮助钙的吸收。
专家介绍,天气转冷以后,前来就诊的1岁以内的婴儿中,伴有缺钙症状的不断增多。孩子的症状主要是烦躁、易哭闹、睡不沉,有的患儿还出现了前囟门大、枕秃、肋缘外翻、出牙迟等症状。
据介绍,近期婴儿频频出现缺钙,一方面是因为冬日小儿特别是婴儿外出较少,没有什么机会晒太阳,造成婴儿缺钙;另一方面是由于1岁以内的小儿生长发育较快,需要的钙较多,有些家长认为母乳营养好,即使母乳的奶量不足也不能及时给孩子添加婴儿配方奶粉以及其他辅食,造成婴儿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不足,而出现缺钙症状。
专家家长,冬季除了要注意给婴儿补充足够的营养外,还要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3-4点带孩子到户外晒晒太阳,因为此时阳光中紫外线的A光最为丰富,能促进钙磷吸收。如果孩子出现缺钙症状,就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确治疗,不要自行给孩子服用钙制剂和维生素D制剂,因为补充过多的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同样可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现实生活中,不少母亲对婴儿呵护有加,舍不得让婴儿受到太阳照射。这其实是一个误区,阳光照射可以促使人体产生维生素D,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所以在补钙的同时,必须要有维生素D参与,钙才能被吸收利用。如果没有维生素D参与钙的代谢,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达不到10%。专家主张尽可能让婴儿露出最多的皮肤,充分照射全身,6个月内的婴儿每天半小时,1岁以上则是1小时至2小时,但要注意不能受烈日直接照射,特别是眼睛不能直接面对阳光。
除此之外,高脂肪膳食会使钙与脂肪酸结合,形成不溶性钙皂而影响吸收,而一些含草酸高的蔬菜,如茭白、竹笋、菠菜、苋菜可将钙结合为难溶解的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因而在日常的饮食方面也应多加注意。
下页介绍:居家实用的补钙方法
(责任编辑: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