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军事|汽车|游戏|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小儿疾病新闻 >

宝宝不停挠耳朵,竟是因为得了这种病!

时间:2017-09-29 10:25:06 来源:健康网

  当家长看到宝宝挠耳朵时,一般都不会太在意,觉得可能只是宝宝耳朵痒了。偶尔挠耳朵是正常现象,但如果宝宝不停地挠耳朵,家长们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得了中耳炎的表现!

  认识病因:了解宝宝易患中耳炎的原因

  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通往鼻咽部,被称为咽鼓管。当咽鼓管软骨处于负压状态时,管壁塌陷导致咽鼓管堵塞,中耳压力改变,出现耳膜充血、肿胀,形成粘液并滋生病菌。再加上儿童的咽鼓管直径短、宽且直,呈水平位,更容易出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引发中耳炎。

  对于宝宝来说,中耳炎经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例如感冒。感冒引起鼻咽黏膜肿胀,宝宝的免疫防御和抗病菌能力降低,鼻咽部感染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且上呼吸道感染也会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同理,鼻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是诱因之一。此外,生活中很多不良习惯也有可能增加宝宝患上中耳炎的风险,比如平躺喂奶,乳汁可经咽鼓管流入中耳,呈逆行性感染;给宝宝掏挖耳朵时不小心损伤外耳道黏膜或鼓膜导致感染,可能蔓延到中耳;擤鼻涕用力太猛也很容易致使病菌进入中耳。

  学会判断:掌握患中耳炎的六大表现

  中耳炎可以分为化脓性中耳炎和非化脓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前者最突出的特征是耳朵流脓有异味,比较好判断,但分泌性中耳炎常因症状不够显著易被家长忽视。如果出现以下六大表现,家长就应该考虑宝宝患上中耳炎的可能:

  挠耳朵:如果宝宝不停地挠耳朵,仔细查找原因,不可掉以轻心。

  发烧:宝宝连续3天发烧37.5℃以上,吃了退烧药却不见效,应尽快去医院检查。

  摇头:当宝宝躁动不安,不时摇头时,应考虑是否是耳朵不舒服。

  哭闹:宝宝哭闹不止,夜里也无法安睡,可能是耳朵不适的表现。

  耳朵积水:宝宝耳朵有黄色分泌物流出,应带去看医生。

  听力不好:鼓膜渗出会导致听力下降。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听力迟钝,对外界声音反应不灵敏,应尽快带去耳鼻喉科检查。

  防治有道:彻底与中耳炎说“再见”

  1、预防为重——增强机体抵抗力

  上呼吸道感染是引发宝宝中耳炎最常见的诱因,所以预防中耳炎的重点是提高机体抵抗力,增强身体抗病能力。一方面,可以让宝宝多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并保证充足睡眠。另一方面,保证宝宝每日摄入增强抵抗力的关键营养素——维生素AD。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强皮肤、鼻腔粘膜和呼吸道粘膜等组织对病毒细菌的防御能力,还能增加身体免疫细胞活性和抗体合成,对于提升抵抗力十分关键。而维生素D缺乏会使免疫系统杀伤T细胞在对抗感染时没有足够的战斗力。因此,我国儿保医生建议每天1粒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AD同补不仅能提升抵抗力,预防呼吸道疾病,从源头切断患上中耳炎的可能,并且能促进宝宝骨骼发育、维护视觉发育以及预防缺铁性贫血。

  2、科学应对——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得了中耳炎,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能自行用消炎药给宝宝治疗,以免出现其他问题。药物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和中耳腔内脓液,同时还应注意改善和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畅通。中耳炎治疗及时是可以痊愈的,但如果耽误了治疗,不仅影响听力,还会向周围器官感染,造成严重后果。

  此外,家长最好不要让宝宝平躺喝奶,吃奶时头部要高于胃的水平,可以防止咽鼓管被堵塞。人工喂养时不要过多过急,以免发生吐奶和呛咳事件。并要及时调整睡姿,让宝宝习惯仰卧或侧卧,增加睡觉时的吞咽动作,促进中耳部位黏液的排流,降低病菌存留以及感染的危险。最好不要对于宝宝的耳屎犯“强迫症”,而且在给宝宝擤鼻涕时注意不要用力过猛。

  中耳炎看似可怕,但只要妈妈们细心观察,日常注意锻炼身体、补充维生素AD来增强宝宝的身体抵抗力,并且早发现早确定早治疗,一切都可以迎刃而解啦!

(责任编辑:xiao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