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快讯|医讯|资讯|头条|科技|旅游|经济|娱乐|投资|文化|书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快讯 >

世界卒中日:预防为主,远离卒中

时间:2019-10-30 09:26:05 来源:新华网

  脑血管病现状

  2019年10月29日是第14个“世界卒中日”。今年“世界卒中日”宣传主题是“预防为主,远离卒中”。脑卒中,又称作脑中风或脑血管病,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破裂出血或因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表现以突发意识障碍、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口齿不清、认知障碍为主要特征。卒中包括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腔隙性脑梗塞、脑栓塞)与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中国心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协作研究组”发表的数据,我国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占62.4%,脑出血占27.5%,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8%。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国际间比较研究提示:中国人群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越来越高的防治费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严重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欧美的发达国家一系列研究表明,整合多学科、多层次、多环节的医疗服务资源,促进卒中患者接受一套完整的、连续的、组织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即从患者的健康促进、早期预警症状识别、快速合理转运或远程卒中会诊、到组织化的卒中单元、合理的康复以及回归社区后的二级预防、并发症的管理等一系列环状系统医疗服务,大大提高了卒中患者的医疗效率、降低了医疗成本、改善了患者的结局与生存质量。目前全国各大医院都建立了标准化卒中单元,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了培训及推广。中国卒中单元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感控处主任 张国平

  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颈动脉粥样硬化

  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最主要原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高血脂症是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低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时,称之为血脂异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是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超过正常值越多越容易发生脑卒中。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常常被称为“坏胆固醇”研究表明,高血脂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此外,高血脂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还可导致脂肪肝、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围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导致高血脂症的主要原因与过量饮食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及运动过少有关。

  心脏房颤最易出现脑栓塞

  房颤是常见而重要的心律失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发病率则更高些,大于75岁的老年人发病率为10%。国外因房颤就诊人数占所有急诊人数的3%—11%,我国心血管病医院救治心律失常人中有1/3是房颤。因房颤时心房容易形成血栓,血栓刚形成后很容易脱落,脱落的“栓子”会随着血流到达身体的任何部位,其一旦卡在某处就会引起栓塞,常见的就是脑栓塞。由于栓子可以反复脱落,所以容易复发。房颤病人脑栓塞发生率为5%-7%,有危险因素的病人更易发生脑栓塞,如心脏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有过栓塞及一过性脑缺血病史、65岁以上的老人等,脑栓塞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

  糖尿病和高血压控制不达标会导致脑卒中

  脑血管病患者中有20%—30%患有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的不好,会损伤血管和干扰胆固醇代谢,进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且糖尿病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正常人高5倍,发生动脉硬化的时间比正常人要早,动脉硬化的程度亦较重。因此,控制好糖尿病是关键,同时也可避免其他并发症。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一项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随访4年后,降压治疗组比安慰剂对照组脑卒中的死亡率降低58%。建议:(1)提高居民预防脑卒中的意识,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建议≥35岁者每年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经常测量血压(至少每1-2个月测量1次),及时调整服药剂量。(2)各级医院应建立成年人首诊测量血压制度。

  快速识别脑中风的方法

  FAST”原则——快速识别“脑卒中”

  1、F—Face:观察面部两侧是否对称、微笑时口角有无歪斜(自行判断时照镜子)。

  2、A—Arm:双臂平举,观察双臂是否能举到平举在同一高度,观察是否出现无力、垂落的情况;

  3、S—Speech:试着说一句完整话、背一段家庭住址、电话号码,观察能否按逻辑正确表达、有无口齿不清;

  4、T—Time & Telephone:若出现上述情況之一,尽快拨打急救电话120/999,尽快到医院就诊。

  时间是挽救大脑细胞的关键,失去时间,就是失去大脑。病人最好在发病3--6个小时内得到有效的治疗。一旦发病,患者家属或朋友要紧急拨打120急救车运送患者到具备动静脉溶栓条件的医院就医,切忌自行驾车送患者到医院,以免路途中出现意外束手无策,延误治疗时机证据表明,急性脑梗死,从发病到有效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溶栓治疗效果越好,致残率和死亡率越低。

  急性卒中3-6小时内送到医院

  对于脑出血患者,早期到达医院,有利于早期治疗,避免血肿扩大;对于缺血性脑梗死,脑血管堵塞后最短时间内使之重新开通,可最大程度挽救脑组织。目前,静脉溶栓治疗和血管内取栓治疗是有效恢复血管再通的方法,是否能实现,到院时间是最重要的因素。当您怀疑自己/他人患卒中时(尤其是缺血性卒中),从首先发现病人异常症状或病人最后一次正常时间起,开始计算时间,牢记以下时间点:( 1)起病3小时、4.5小时、6小时内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可考虑静脉溶栓治疗。“时间就是大脑”,要争取尽早接受溶栓治疗。( 2)起病6小时、6-16小时、16-24小时内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以考虑血管内取栓治疗,尽管时间较静脉溶栓时间延长,但不要因此放松而延误到院时间,“早治疗早获益”,能在6小时内治疗的,不要拖延到16或24小时。( 3)即使发现时起病时间已超过6小时(静脉溶栓时间窗)或24小时(血管内取栓时间窗),甚至症状已“完全缓解”,仍建议病人以最快速度到医院完成治疗及评估。

  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国家卫生健康委已发布了“卒中急救地图”APP,民众通过关注微信“卒中急救地图”公众号,可详细了解卒中防治和急救知识,明确获知身边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具体位置、联系方式等信息。

  及时到卒中单元病房接受规范化药物及早期康复治疗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一种管理住院脑卒中病人的医疗新模式,即把传统治疗脑卒中的每一种独立存在的办法,如药物治疗、功能恢复、语言障碍矫治、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等,重新组合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和谐紧密的治疗系统。卒中单元是急性监护和早期康复相结合的模式,主要由如下要素构成:硬件方面设有重症监护室、功能物理康复室、语言训练室、心理咨询室。软件方面包括脑卒中第一时间急救治疗、规范化的药物治疗、个体化的康复训练、患者和家属必须接受脑卒中防治的健康教育等等。与传统病房相比,卒中单元强调的是“急”和“早”。凡脑卒中患者到达急诊室后,便可立即转入卒中单元进行检查、抢救和治疗。与此同时,功能康复也开始。从病人进入卒中病房躺到床上开始,康复医师就针对每个患者的情况,制定功能锻炼的处方。在急性期内,患者的患肢不断由护士摆放成相关姿势,防止被动体位形成。急性期一过,功能康复立即开始。所以,在卒中单元里,不少病人在第二、三天已经离床下地由针对性地进行功能、语言或者心理方面的早期康复锻炼。2001年7月,在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领导下,中国第一个标准化“卒中单元”在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建成。北京世纪坛医院于2002年9月在神经内科干部病区正式建立“卒中单元”,并逐步扩展到神经内科所有病房,全面开展临床应用及研究。目前运用卒中单元模式治疗脑卒中病人20000余例,收到了明显效果。卒中单元可以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长期预后,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提高病人满意度等。卒中单元是一种新型的卒中治疗和管理模式,是最有效、经济、安全、合理的治疗措施。目前,卒中单元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使中国脑卒中病人的治疗和管理实现标准化,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了国家、社会及个人的负担。

  规范社区康复治疗,重视卒中预防

  当前脑血管病的诊治在我国仍然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民群众对卒中的认知度不高等严峻问题,脑血管病诊疗的规范化也有待提高。尤其在偏远地区,脑血管病患者或高危人群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干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颁布《2019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和《2019中国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对中国卒中患者的诊治和防止复发给出了建设性的指导,帮助广大临床医生更加规范诊疗流程,降低卒中对人民健康的危害。《指南》强调,有效预防卒中的复发和再发,卒中二级预防十分重要。医生在治疗本次卒中的同时,就对下一次卒中的复发进行有效的干预。脑血管病主要靠预防,践行预防措施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重要的因素。发达国家病人的依从性非常高,大夫给病人的建议及用药,病人能很好的的服从。我们国家很多病人往往是吃了一段时间药以后,因为个人原因自行停药、断药现象比较普遍,依从性较差。作为一个医生,除了本身要救治病人以外,更大的任务还有对广大群众进行健康科普宣教,让他们做好预防,按医嘱治疗。擅自停药,或者是乱求医、乱服药,特别是相信电视广告和网络谣言,都是不可取的。社区卫生服务在世界上众多国家被广泛应用,病人首先在社区医生处就诊,如果诊治不了才向上一级医院或专科医院转诊。国家提倡“小病进社区,大病到医院;手术在医院,术后护理在社区”。对于脑卒中来说,需要“急救在医院,康复到社区”,这样才方便病人去做长期、规范的康复训练。

  脑卒中的有效预防措施

  预防脑血管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掌握五个要点,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定期专项体检。

  一、合理膳食

  人们应该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经常吃以下食物:

  1.蔬菜类:如菜花、卷心菜、芹菜、球芽甘蓝等。叶菜可以提供大量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防止脑血管硬化。菠菜、莴笋、南瓜、西葫芦、胡萝卜、辣椒、红薯等,这些鲜亮的蔬菜中,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而且含有抗氧化的生物素,可以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常用豆油、菜籽油或橄榄油烹调,这些植物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维持正常脑血管功能。

  2.新鲜水果:如苹果、葡萄、杏、桃、草莓、西红柿等。水果富含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和抗氧化生物素,可以帮助预防脑血管疾病。 3.全谷类食物:如含麸面粉做的面包、糙米、燕麦片、爆米花等。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降低低密度胆固醇、防止脑血管硬化。

  4.低脂肪或不含脂肪的乳制品,低脂肪或无脂牛奶、低脂牛乳酪、酸奶等,可以降低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不习惯喝牛奶的人也可食用豆浆、豆腐、豆腐干,以及鲜豆或干豆等。豆类中含有大量有益于脑部健康的植物蛋白、脂类和纤维素。

  5.深海鱼类如金枪鱼、三文鱼、沙丁鱼、箭鱼等。深海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脑部血管保健大有裨益。

  二、适量每天运动1小时

  现在生活舒适,人们吃得好,动得少,加强日常生活的锻炼很重要,每天至少要运动1小时,将身体多余的脂肪消耗掉。运动方式可以慢跑、快走、骑自行车、游泳、练习太极拳等,只要适合自己均可。避免突然起坐、用力过度等。

  三、戒烟限酒

  吸烟是一个公认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对机体产生的病理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加速动脉硬化,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长期被动吸烟也可增加脑卒中的发病危险。饮酒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含量不应超过50g,女性不应超过20g。红葡萄酒有降低低密度胆固醇的效用,适量饮用可以减少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四、保持良好心态

  避免引起脑卒中的诱因,如情绪不佳、生气、激动等。

  五、定期做专项体检

  一般体检时有些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建议适当做专科体检,除了血脂、血糖等检查外,还须做颈动脉超声、TCD等检查及早发现隐患。

  总之,脑卒中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我们必须认识它的危险因素并积极加以预防,持续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感控处主任 张国平)

(责任编辑: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