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记者从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宿州市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提升。2023年,全市人均预期寿命继续保持逐年提高,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三医”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出台《关于着力加强卫生健康行业党的建设 推进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宿州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医改重要文件,将综合医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目标统筹推进。成立行业党建指导委员会,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全市14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书记、院长全部实行分设,创新开展“红色党建联盟”活动。因地制宜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推进医保DIP支付方式与县域医共体医保基金包干有效衔接,多措并举解决跨省就医和基层药品供应保障等问题。启动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省级试点,完善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突出系统集成,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在全省率先出台《宿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先后出台《宿州市预防控制病媒生物管理办法》《宿州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以法治护航健康优先发展。推进健康促进场所建设,泗县创成国家级健康县,砀山县、埇桥区和灵璧县创成省级健康县区。完善健康科普和健康素养专家库,常态化开展健康巡讲和健康科普“五进”活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组织修订《宿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传染病防控和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先后通过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命名、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效果评估、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评审,推动社会共治、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落到实处。
注重均衡布局,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全市12家医疗机构与22家长三角高水平医院开展医联体等项目合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长三角名医”的服务。高质量建设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和省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宿州分院即将正式运营,省第二人民医院全面托管灵璧县人民医院,灵璧县中医医院、泗县中医医院先后成为省中医院分院,三级医院实现县区全覆盖。打造高水平重点专科群,“十四五”期间,全市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省级优势(特色)中医专科6个。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泗县人民医院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和宿州市立医院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获评省级“示范”。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达到功能标准的基层医疗机构共98家,达到二级综合医院水平的共34家。推深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23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诊疗量占比达70.91%,基层医疗服务网底进一步夯实。
坚持中西医并重,有序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联合市医保局印发《进一步支持中医药发展若干政策(2024年版)》,按病种分值付费(DIP)中医优势病种扩大到51个。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萧县、泗县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砀山县、灵璧县、埇桥区分别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创建省级现场评审和现场复审。全市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有中医馆,并能提供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提供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萧县博顿中医药文化园被评为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出版《万育堂医集》等龙城医派医家系列著作6部。
践行人民至上,全力提升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三合理”专项行动、医疗质量提升攻坚年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建立完善由189个市、县级质控中心组成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大力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联互通互认,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开展“医疗贤达宿州行”系列惠民行动,定期发布“名医有约”信息,开展“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105场,累计服务群众10042余人次。成功举办“安徽省中医药宣传周宿州主场活动”和30余场“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让广大群众享受到“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服务。
激活人才变量,助力医药卫生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卫生健康人才和专科建设“511”计划,制定《宿州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育工作实施细则》《宿州市高层次人才健康服务实施方案》,下放公立医院招聘自主权,对博士和紧缺高层次人才优先纳入编制管理。设置统筹资金,2024年底前建立15个名医工作室,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努力实现“患者不动专家动”。近年来,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引进全日制博士研究生12名,培养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2859名。全市现有“江淮名医”7名、省“卫生健康杰出人才”7名、全国名老中医2名、全国基层名中医3名、安徽省名中医7名、“徽乡名医”11名。树牢创新“风向标”,宿州市立医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科研专项项目2项。
(责任编辑:华康)